亚美体育夜读 茅盾与江湾体育场文学巨匠茅盾,创作过《子夜》《林家铺子》等巨著,也写下了记录平凡生活、充满烟火气息的文字。近日,读到一篇《全运会印象》,写的是他当年到新落成的江湾体育场观看运动会盛况。
江湾体育场是当时“大上海计划”的主要建筑之一,原名“上海市运动场”,由著名建筑大师董大酉主持设计,整个体育场占地300亩,包括运动场、体育馆、游泳池三部分,工程于1935年8月竣工,同年10月10日至20日,在此举办了旧中国时期“第六届全国运动会”。茅盾先生是在儿子、女儿的请求下,在“最不热闹的一天(12日)”和“最热闹的一天(19日)”,两次亲临现场,“印象甚佳”地观看了几场比赛。
文中称,会场“四至”全是新开的“记不得大名”的马路。据资料记载,江湾体育场当年号称“远东第一”,规模宏大,有四个大门,四面分别对应淞沪路、虬江、国和路与政同路(现政立路),很多马路都是当时新筑而成。运动场外围,是“排排坐”的临时商铺,用芦席搭成,水果铺和饭店最多。这一“氛围”,使茅盾联想到了故乡乌镇的“香市”。他曾在一篇以香市为题的散文中,将“香市”比作农村的“狂欢节”,吃和玩,什么都有。而运动场也是看和玩的地方,自然不缺吃的,就连看台上,都有“点饥的”“解渴的”“消闲的”食品售卖。
“六运会”召开时还未修筑围墙,以102个圆形拱门组成外墙,观众由34个回廊口进入。由于门太多,第一次茅盾买好门票后,带着“少爷”左一个“门”、右一个“门”不能进去,沿着“铁丝网”跑了半个圈子。可见,管理十分混乱。进入内场,茅盾所看到的田径场像一个“圆城”,“仰之弥高”的看台就是“斜坡形”的“城墙”,站在最高一级,就是站在“城墙顶上”了,俯瞰下面的“城圈子”,有两支足球队正在紧张比赛中。
茅盾写他的“少爷”,回家后对会场的建筑很“赞成”。体育场以钢筋混凝土作构架,红砖砌墙,人造石为外墙勒脚和屋顶。在构图上,采用西方新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元素巧妙结合。整个建筑群“堂皇富丽”,在今天看来依然气势恢宏。可想而知,留给当年茅盾和他幼儿的印象,是“没有理由不满意”,这也是对这座历史建筑本身的充分肯定。
由于看台的座位是水泥的,且暴露在太阳底下,坐在上面“不舒服”。于是茅盾就在“城墙”上“运动”,“看运动会的各色人等”,这让他感到“大有意思”。作为一位家和作家,对“各色人等”的观察尤为细致、深入。他在之前的文学作品中,已成功塑造了“吴荪甫”“老通宝”“林老板”等艺术形象。通过两次对“运动会”现场的细心观察,他用轻松、诙谐而生动的文字,描绘了一幅旧时代“运动会”的历史画卷。他写出发时汽车公司殷勤像“招呼竞赛”;写观众入场是“夺门运动”,像“铁嘴巴张开又闭上”;写返场时观众们的“抢车运动”,自己也不得已采取了“未免太那个”的“非常手段”。
这场“运动会”举世空前,观众每日超过10万。彼时体育场周边尚属农村,与市中心距离较远,交通十分不便。尽管当局特意在淞沪铁路江湾站至淞沪路之间,大约在今纪念路、大学路沿线,铺设了一条轻便铁轨,还几乎调集了所有公共汽车,连搬场的货车也用上了,每天散场还是上演“比足球比赛还拼命”的“抢车表演”。
近读钟桂松先生所著《茅盾传》,得悉1935年3月,茅盾一家已从新村搬至极司菲尔路(今万航渡路)信义村。新家离江湾体育场,比原来四川北路附近的新村要远得多,可见茅盾两次携子女前往观看,往返路途极为艰辛。
在经历了日军侵略战争后,江湾体育场还曾召开过旧中国“七运会”;1983年9至10月亚美体育app,成功召开了新中国的“五运会”。上海八万育场建成后,这座老建筑渐渐落寞了。
历经沧桑巨变,如今的江湾体育位于杨浦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,因为年轻人的到来焕发出新的活力,饱经沧桑的建筑“修旧如旧”,富有年代特征的建筑元素重现昔日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