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美体育官网体育场馆为何成方舱医院主力军?日前,南方日报联合广东省体育场馆协会、广东省体育记者协会亚美体育官方app下载,就体育场馆行业复工复产、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,武汉设立16家方舱医院,共治愈1.2万余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,其中近六成由武汉洪山体育馆等体育场馆改造而成。
体育场馆为何成为方舱医院的主力军?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担当方面,体育场馆还有哪些赋能?未来体育场馆的设计、建设有何新的趋势?广东省体育场馆协会名誉主席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。
孙一民:体育馆改造为方舱,是本次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一大创举,起到了很好的救治效果。其特别之处在于将大空间建筑用来收治轻症患者。
场馆的比赛场地处于大空间的底层,这里直接联系和服务的建筑功能是属于相对封闭的内部流线,包括运动员、贵宾、媒体、赞助商、赛事管理、日常运营、安保等内部房间,因此常常成为体育馆的“内场”。
“内场”范围内包含多种不同使用要求,基本上不能交叉布置。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方舱改造,把不间,按照医学要求重新组织线路的困难之处不多,可以很快适应改造需要。
孙一民:平时看台是最大人流的使用部分,其服务用房的休息厅、洗手间也随之布置在楼上。按照体育建筑的工艺需要,观众区域与底层的内场区域需要在人的流线上相对隔绝。
体育馆场地的大小选择是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。过去70年来,我国体育馆的场地尺寸从单纯满足14米×26米的篮球比赛,经过了几次的发展变化。本次首个改造的洪山体育馆采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场地研究结果,即32米×46米。
进入新世纪,场地再一次扩大,我在2002年设计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时把当时还很少采用的40米×70米的多功能场地规格推荐给校方。按照这个尺寸,单就体育馆主场而言,收治容量应该是翻倍的。未来,场地大小依然值得关注,多功能灵活应变始终是一个重要原则。
其次是体育馆的自然采光问题。体育馆进行正式活动中,人工光不仅是必备的,许多比赛甚至要遮蔽天然光线的渗透。然而,日常维护、赛事与演出准备以及低标准的健身娱乐活动,这些活动加在一起的时间往往是正式比赛时间的4—5倍,这些使用中的人工照明是场馆运营中较为可观的成本。
如今,大型公共建筑的造价节节攀升,花在表皮造型的占比越来越多,畸形设计引发的技术难度、材料浪费增加反而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技术进步。而扩大灵活性、增加适应性的举措带来的投入却异常的吝啬。
未来关于灾害应变的预留正是需要从根本上重视灵活性、适应性。洪山体育馆之所以凭借上世纪80年代的设计在武汉成功完成去年的军运会和今年抗疫任务,是因为当年对体育建筑实事求是的理解与研究,加上扎实的工程设计,使得旧场馆的性能并不比新建场馆落后。策划 邱江剑